首页 > > 新闻资讯 > > 交流合作 > > 正文

第四届前沿交叉优秀博士后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2日浏览次数:

2023年10月28日,“第四届前沿交叉优秀博士后论坛”在成都前沿医学中心成功召开。本届论坛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局、成都高投生物医药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协办。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博士后韩江雪、北京大学博士后贺博、张瑞、胡鲁峰分别主持论坛和圆桌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后12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展开激烈的交流讨论。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初教授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他指出博士后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肩负着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任。博士后群体是推动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易促进多学科领域课题组合作,完成多学科交叉研究。期待本次论坛能够激发博士后的创新热情,为大家提供一个激发灵感、促进交流的机会。

93B44

王初教授致开幕辞

特邀专家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莉教授以“构建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适应的新药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分享了新药临床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临床前药物有效性评价与高端制剂研发平台的建设情况和关键核心技术。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王以政院士以“脑计划与脑损伤”为题介绍了国家脑计划重点支持领域和实施情况;讲解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新策略等;分享了由生物视觉启发的类脑计算研究。

96D9D

王莉教授作报告

A0684

王以政院士作报告

圆桌会议

在博士后职业生涯发展圆桌会议中,北京大学王初教授、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熊巍研究员、北京大学邹鹏教授、北京大学林一瀚研究员、北京大学胡婧研究员、北京爱思益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旭副总经理、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黄晓冬首席新药开发官,7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学术研究经验和职业发展经验针对年轻科学家的职业规划等议题与现场的博士后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专家们从科学家和企业家的不同角度,就博士后期间合理规划时间、优秀博后的定义、出站后职业选择等议题与现场的博士后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专家们表示,在博士后工作学习期间,平台的选择、角色的转换、时间的管理、家庭的支持等因素都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优秀的博士后不是单纯的指产出的优秀,高规划力、高自我管理能力、高执行力等都是优秀的定义。另外,出站后的选择也是多种可能并存的,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走适合自己的路。有热情、懂得专注当下,很多职业道路都大有可为。博士后们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收获颇丰。

8F09A

圆桌会议

现场互动交流

博士后主题报告&墙报展

在博士后主题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康复大学(筹)、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12位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论坛专家组及参会人员就报告人所作学术报告内容进行了积极提问,报告人对问题进行了精彩解答。

2549D

博士后主题报告

2213D

专家提问交流

博士后墙报展环节,来自9个省市,15所高校、科研院所的42名博士后与专家组及参会博士后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2A725

墙报交流

经论坛评审委员会对博士后学术报告和墙报的评选,北京大学张美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越山、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袁正巍、北京大学自振滔4位博士后获得“最佳口头报告奖”。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李晨阳、北京大学方煜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十医院杨婵、北京大学张瑞、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杨葛亮、北京大学杨彦芝6位博士后获得“最佳墙报奖”。

DBDCB

“最佳口头报告奖”颁奖合影

D4D5A

“最佳墙报奖”颁奖合影

最后,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博士后委员会主任邹鹏教授致闭幕辞。他指出,相比于聪明、勤奋、运气等因素,一名优秀的博士后更应该具有专注、认真和高执行力的品质,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至关重要。他对参与论坛的博士后的科研热情进行了充分肯定,并激励年轻学者们在各自的领域更进一步,期待大家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前沿交叉优秀博士后论坛。邹鹏教授也对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对本次论坛顺利举办给予的支持和保障表达了感谢!

8EA9F

邹鹏教授致闭幕辞

BC349

论坛合影

D4E92

论坛博士后组委会工作人员合影

视频回放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N411s7K9/